馆陶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刚刚宣布!人民日报:重大调整!最新版新冠防控方案发布

2022-07-13| 发布者: 馆陶新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本号福利金牌讲师《小视频必学》2万朋友已关注01今日起,重大调整最新的防控方案发布当前,全球疫情继续反弹...
4948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5414.xyz

本号福利

金牌讲师

《小视频必学》

2万朋友已关注

01

今日起,重大调整

最新的防控方案发布

当前,全球疫情继续反弹,我国疫情防控仍然面临较大的风险挑战。

昨天,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全文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方案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因时因势对疫情监测、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等进行了调整。

一、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二、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三、完善了疫情监测的要求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四、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02

决不是放松防控,

目标是更加科学精准

一是疫情形势的变化。目前,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今年以来全国本土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疫情波及地区范围比较广,尤其是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还有京津冀和边境口岸城市等形成了冲击,我国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不断加大,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近一个月来,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阳性感染人数持续下降,有疫情的地区数量也在减少,为优化调整防控方案创造了窗口期。

二是我们研究发现病毒变异的特点。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短、病毒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传播的隐匿性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是前期我们开展了一些试点研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4-5月份之间,在大连、苏州、宁波、厦门、青岛、广州和成都等7个城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03

针对群众在留言板等渠道

反映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反“九不准”现象,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开通了公众留言板,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首页,相关部门也公布了问题反映渠道。对于违反“九不准”的问题线索,我们将认真汇总整理,督促地方尽快整改,对典型案例将进行曝光。

综合组成立省级整治“层层加码”问题的专班,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省级负责疫情防控领导同志担任专班的召集人,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班,认真履职尽责,保障专班工作高效运转,及时纠正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目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依据群众投诉举报受理、转办、处置、跟踪、督办等流程,与省级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机制,要求省级专班要认真核实处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各相关成员单位转办的问题线索,并按要求及时反馈。

阴雨天的绝美拍法~太有感觉了!

省级联防联控机制督促指导各行业和各市县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和“九不准”要求,自查并整改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省级专班要及时核查问题线索,盯着办、督着改,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对整改不力、影响恶劣的要加强重点督办,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必要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国家相关部门将进行督导、约谈。

同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班或各成员单位对核实的地方确实存在违反“九不准”要求的,将督促地方整改,并通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部门官方网站或政务新媒体等方式,对核实的“层层加码”问题和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

04

多地延长核酸检测频次

或取消七天一检成常态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稳,继续维持常态化核酸检测的一些大城市相继调整了检测频次,新老人观察到,“七天一轮”成为多个城市的首选。山东烟台、济南、青岛:6月27日起,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七天两检”调整为“七天一检”。安徽芜湖:自6月25日零时起,核酸检测由“每5天至少进行1次”调整为“每7天至少进行1次”。浙江台州、杭州、宁波:6月25日起,台州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72小时1次调整为7天1次。目前,我国实行7天一检的城市还有河北石家庄、江西南昌等地!青岛今日还发布通知,自6月27日起每周开展1轮核酸检测:周二男性检测,周五女性检测。此前,浙江杭州、宁波、舟山,安徽芜湖已宣布暂停常态化核酸检测或降低频次,而湖北武汉则调整为5天一次。此外,北京、上海、杭州、沈阳等地则将核酸检测证明有效期限予以延长。还有部分地区不再查验核酸证明,如江苏13市陆续发布通知,低风险地区来(返)人员正常自由流动。在调整核酸检测的同时,各地也强调持续加强“场所码”扫码核验工作,严格执行扫码必验,验码必严。规定时间内未取得核酸采样或检测证明的人员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综合来看,无论是暂停、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还是放宽出入政策,其大背景都是全国疫情防控态势整体趋稳。

低风险无需核酸检测

江苏省在“两站一场”出口处查验旅客行程卡,对不带“*”人员,直接放行;对带“*”人员,健康码为绿码且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的直接放行;对未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的进行1次核酸采样后放行。海南非涉疫区人员来(返)琼前,凭健康码绿码办理登机或其他来琼手续,不强制要求核酸阴性证明;涉疫地区人员来(返)琼前,核酸阴性证明改为48小时内1次。

海南还特别明确,入境人员防控措施由“14+7”改为“10+4+3”,即10天集中隔离、4天居家隔离观察(无居家隔离条件的落实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云南省文山市低风险地区来(返)文人员,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不再实行核酸落地检。查验云南健康码、通信行程卡和测量体温,均无异常后可正常通行。江西南昌低风险地区和无本土疫情的县(市、区)之间人员(含各类学生)可以自由有序流动,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实行核酸落地检,不得赋“灰码”“黄码”,不得实行隔离管控,只需落实扫码、测温常态化防控措施。

48小时核酸检测

青海低风险地区来(返)青人员,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和通信行程卡,完成“落地即检”,即可有序流动,不再实行“3天2检”。

全部外地来(返)津人员实施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制度,全部进津通道(含交通场站)开展公示告知及核酸查验工作,具体终止日期另行通知。全部外地来,(返)津人员要主动向社区、工作单位等报备,配合落实防控政策。

河北石家庄

所有来石返石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山西太原

坚持省外返(抵)并人员“第一落点"排查管控,对所有省外返(抵)并人员严格查验两码一证(山西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落点处要立即采样,开展1次核酸检测。

三天两检

广州对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3天2检(至少间隔24小时)和11天自我健康监测,前3天原则上“两点(居住点和工作点)一线”,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不聚集、不聚餐。

湖北武汉从“三天一检”调整为“五天一检”据长江日报消息,自6月22日起,武汉市民群众进入社区、学校、单位等各类公共场所,须提供五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核酸已采样信息。

浙江舟山暂停7天1次的常态化核酸检测24日,浙江舟山宣布,即日起暂停市民7天1次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各地将适当调整核酸采样点,继续为市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也可以在关注下方【新老人】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馆陶新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馆陶新闻网 X1.0

© 2015-2020 馆陶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