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中证1000股指期货、股指期权介绍

2022-07-22| 发布者: 馆陶新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摘要6月22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了《关于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
pilipili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pilipili.run

  摘要

  6月22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了《关于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这意味着中金所对于中证1000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的研发工作已接近完成,未来中证1000股指期货将与已经上市的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股指期货共同形成覆盖(超)大、中、小盘指数的金融期货产品线。

  中证1000股指期货在合约设计上与现有的三个股指期货品种几乎相同,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合约乘数为200元/点,与中证500股指期货一致。中证1000股指期权与已上市的沪深300股指期权合约基本一致。

  中证1000指数由剔除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成份股之外总市值最大的1000只股票构成。具有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特点,综合反映小市值公司的股价表现,从而与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形成互补。

  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市后,可对冲股票范围将大幅拓宽,市值覆盖度进一步提升,将显著提升套期保值效果。机构投资者可利用中证1000指数的相关性、波动率差异,以及小盘、成长的风格特征,丰富股指期货量化套利策略,提升策略的有效性。由此带动相关产品规模的提升,促进公募、私募、券商、期货等各类机构业务的发展。

  一、中证1000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合约介绍

  中证1000股指期货合约要素

  四大股指期货合约对比

  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合约要素与现有的三个股指期货品种基本相同。

  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合约乘数与中证500相同,都为200元/点。

  中证1000股指期货合约的客户单边持仓限额与中证500和上证50期货合约相同,均为1200手。

  中证1000股指期货交易、结算、风控规则

  交易业务

  本合约采用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两种交易方式。

  集合竞价时间为每个交易日9:25-9:30,其中9:25-9:29为指令申报时间,9:29-9:30为指令撮合时间。

  连续竞价时间为每个交易日9:30-11:30(第一节)和13:00-15:00(第二节)。

  风险管理

  本合约实行持仓限额制度。客户某一合约单边持仓限额为1200手;某一合约结算后单边总持仓量超过10万手的,结算会员下一交易日该合约单边持仓量不得超过该合约单边总持仓量的25%。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和套利交易的持仓按照交易所有关规定执行。

  结算业务

  本合约的当日结算价为合约最后1小时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

  本合约的交割结算价为最后交易日标的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

  本合约采用现金交割方式。

  中证1000股指期权合约要素

  合约设计方面,中证1000股指期权合约与已上市的沪深300股指期权合约基本一致。

  二、中证1000指数介绍

  中证1000指数编制规则

  中证1000指数是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由剔除沪深300和中证500成分股之外的总市值最大的1000只股票构成,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有小市值高成长的特点,与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形成互补,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市值及市值中位数较中小板指、创业板指、中证500指数相比都更小,能够综合反映小市值公司的股价表现。

  中证1000与沪深300、中证500及中证800指数对比

  中证1000指数选样空间及调整规则

  样本空间

  上市时间超过一个季度的股票,除非该股票自上市以来日均A股总市值在全部沪深A股中排在前30位(非ST、 *ST 股)。中证1000指数与沪深300、中证500指数的选样空间类似,唯一的区别是对创业板证券进入样本空间的要求更松,没有上市时间超过一年的规定,体现了该指数偏向小盘股的风格。

  指数调整

  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股,每次调整的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缓冲区,排名在800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120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中证1000指数更具小盘股指数特征

  中证1000指数样本平均计算市值为65.35亿元,样本计算用市值中位数为52.00亿元;

  沪深300样本平均计算用市值为685.56亿元,样本计算用市值中位数为390.00亿元;

  中证500样本平均计算用市值为130.19亿元,样本计算用市值中位数为111.00亿元。

  中证 1000 成分股分布在“<100 亿”市值区间的共计 491 只,占比接近50%;“100~199 亿”市值区间的共计 387 只。即88%的成分股分布在“<199 亿”区间 。

  由此可见,中证1000指数较沪深300指数及中证500指数相比,成分股股本规模更小,更能代表小盘股的市场表现

  中证100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对比

  从行业分布看,中证1000指数前三大行业分别是工业(20.73%)、信息技术(19.93%)和材料(19.13%),中证1000指数行业权重较为分散,与中证500有较多相似之处,占比较高的行业均有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

  沪深300指数与上证50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对比

  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较为相似,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占比较高的行业均为金融、信息技术和日常消费。

  中证1000指数的收益特征

  中证1000指数从历史表现看,收益率比较优良,指数弹性较大;从2019年以来的历史数据上看,中证1000的收益率高于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

  2013年、2015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中证1000的收益率表现都显著超过了其他指数。

  四大指数历史表现对比

  2010年以来,中证1000指数收益率情况总体领先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小板指数,特别是在2014-2018年。

  中证1000指数的风险特征

  中证1000的指数表现来看,自2019年以来,中证1000指数波动率显著高于其它三个指数。整体的收益风险比优于其他指数。

  三、对市场的影响

  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市对市场的影响

  1. 扩大了对冲范围,提升了对冲效果

  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市将完善股指期货产品线,可对冲股票由800只上升至1800只,覆盖市值增加12.2万亿元,覆盖市值占沪深A股总市值的比例增至 87%。(截止2022.06.24)

  对于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增加了新的对冲工具,扩大了对冲覆盖范围,提升了套期保值效果。

  扩大了阿尔法策略、中性对冲策略的应用空间。

  带来增量股指期货市场空间。

  2. 丰富量化套利策略,提升策略有效性

  中证1000指数与其他指数相关性较低,中证 1000 指数与上证 50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59 、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78;而中证1000指数的波动率显著高于其他指数,今年以来,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的波动率分别为30%、26%、23%、22%。

  对于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可利用中证1000指数的相关性、波动率差异,丰富股指期货之间的统计套利策略;利用其显著的小盘、成长的风格特征,扩大股指期货的多空套利策略;利用其成分股有效量化因子的占比较高的优势,提升量化对冲策略的有效性。

  策略的丰富将带动相关产品规模的提升,促进券商、公募、私募、期货资管等各类机构业务的发展。

  3. 对高频交易、投机交易者更有吸引力

  中证1000指数相比其他指数,波动性更大,收益率更高。

  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市,为高频交易策略的私募基金带来了具有高波动、高收益特征的股指期货新交易品种,有望带动相关产品规模的扩大。

  中证1000股指期货对于投机交易者亦更具吸引力。

  4. 带动中证1000ETF、LOF产品规模增长

  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市后,对冲套利策略的丰富以及相关产品规模的大幅提升,将带动现货市场方面,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ETF和LOF基金产品规模的大幅增加。为股票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提升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中证1000股指期权上市对市场的影响

  1. 拓宽股指期权作为对冲工具的使用范围

  当前国内上市的股票类期权对应标的主要是上证50和沪深300两个指数。中证1000股指期权上市后,利用期权工具可对冲的股票数量将由300只大幅提高至1300只,覆盖度大幅提升,行业分散度大幅改善。中证1000股指期权上市将为机构投资者增加新的对冲工具,拓宽股指期权作为对冲工具的使用范围,提升期权套期保值效果。

  2. 丰富股指期权策略组合的多样性

  中证 1000 指数的波动率特征与上证 50 指数和沪深 300 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短期和长期波动率都远高于上证 50 指数和沪深 300 指数。

  对于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可利用中证1000指数的波动率差异,开发出更多的股指期权策略组合,并提升策略有效性。

  策略的丰富将带动相关产品规模的提升,促进券商、公募、私募、期货资管等各类机构业务的发展。

(文章来源:恒泰期货)

文章来源:恒泰期货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馆陶新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馆陶新闻网 X1.0

© 2015-2020 馆陶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